Page 14 - 202008-202107
P. 14

109年10月8日



        重現 1884 年清法戰爭場景的「滬尾宴」
















          文學院歷史學系副教授李其霖執行 USR 計畫                         居於優勢,而讓法軍陷於苦戰;「趴趴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淡蘭海陸輕旅遊、                           軟殼蟹」,以酥脆軟殼蟹代表法軍,搭
        智慧互動趴趴走」,而以 1884 年清法戰爭為發想,                       配淡水名產魚酥與法國蒜味麵包,則是
        結合淡水在地美食,試設計文化創意料理「滬尾                            將法軍失利之意,風趣的呈現。
        宴」。109 年 10 月 8 日邀請本校張家宜董事長、
        何啟東學術副校長、文學院林呈蓉院長、文學院                              李其霖副教授當天亦使學生,著裝
        所屬學系主任與教師、淡水區巫宗仁區長,以及                            扮演清朝官員、兵勇義士與馬偕傳教
        在地業者與地方相關人士等共百人,一同品嚐美                            士,試重現 1884 年淡水「清法戰爭滬
        食饗宴。                                             尾之役」歷史場景,十分吸睛。李副教
                                                         授表示,「滬尾宴」的構思源起於本校
          「滬尾宴」共 11 道菜色,菜名分別為「戰場                         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乃結合淡水
        早點名」、「滬尾剁椒鮮魚」、「西仔陸戰隊」、                           紅樓中餐廳,爾後因接 USR 計畫,乃
        「沼澤皮蛋」、「湘淮勇炒飯」、「城岸二重奏」、                          試藉由創意料理搭配情境模擬與解說,
        「阿火旦口袋肉」、「叭叭軟殼蟹」、「九大人                            吸引民眾對淡水歷史文化的興趣與理
        脆酥芋」、「黃槿林投叢林湯」、「滬尾茶飯」等。                          解,讓『吃飯就是聽故事』成為特色,
        李其霖副教授於每道菜上菜時,先說明歷史典故                            吃出不一樣的滋味。
        的背景、食材內涵的意義,以及如何運用料理巧
        思,以歷史場景與創作理念,改以佳餚呈現。


          其中「戰場早點名」,以生魚片代表日本人、
        螃蟹代表法國軍隊、蝦子代表清朝軍隊、雞肉代
        表洋商、九孔代表老百姓、黑豆串代表間諜;「城
        岸二重奏」,以蘆筍代表城岸、花椰菜代表草皮;
        「沼澤皮蛋」,以皇宮菜湯加上皮蛋、絞肉與小魚,
        混合勾芡的濃稠湯汁,代表當時陰雨氣候所形成
        的沼澤戰場;「阿火旦口袋肉」,以東坡肉與對
        摺的麵包皮,代表當時無法回擊的法軍就如同囊
        中之物;「黃槿林投叢林湯」,以木耳代表黃槿、
        金針花代表林投樹,象徵當時我方因有利的地形
        1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